旭兴达--变频器维修、伺服器维修第一品牌
全国服务热线:变频器维修热线:400-678-6333
新闻动态

全国服务热线(免长途费)

400-678-6333

总部电话0757-88357760

咨询热线13929907955

广佛总公司客服:

上海分公司客服:

公司技术部客服:

行业动态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信息正文

汇川四大架构重磅发布:重构智能制造底层逻辑,定义工控下一个十年

点击数:164 更新时间:9/23/2025 11:24:55 AM Tag: 汇川四大架构 汇川智能制造

    当智能制造从 “概念热” 走向 “落地难”,行业痛点集中爆发:装备设计反复修改致成本浪费超 80%;IT 与 OT 割裂让数字化落地卡壳;设备异常停机难预测、运维成本高;传动系统高耗能拖慢绿色转型;机器人仅为 “机械臂”,集成调试常 “等 2 小时、干 5 分钟”。这些问题的核心,是智能制造“全链路协同” 的缺失 ——缺统一数据底座、高效中枢神经、协同动力系统与智能终端执行,技术难破 “单点突破” 局限。

    2025 汇川技术爆品发布会上,FA、运控、传动、机器人四大 IPMT 主任携覆盖 “设计 - 制造 - 传动 - 执行” 的全栈架构登场,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破局。这不是简单产品升级,而是重构智能制造底层逻辑的革命。

01.顶层破局:FA 架构,以 iFA 为核心枢纽打通 “概念到制造”全链路

    传统设备开发按 “机械设计→生产组装→电气调试” 线性推进,设计缺陷往往到电气调试阶段才暴露,80%变更成本由设计缺陷导致,机械设计与实施脱节造成先天浪费。”汇川 FA IPMT主任胡平在介绍 “从数字设计到数字制造” 全栈方案时,直指这一核心痛点。

    FA 架构的本质并非零散工具叠加,而是C2MM全流程协同架构—— 从装备概念设计到最终制造投产,用统一数据底座打破所有环节壁垒,实现“一次成功”。

汇川以 “数字设计+数字制造” 双轮驱动破局:

    先仿真,后制造:通过 iFA EX 机械仿真与 iFA Evolution 电气设计平台构建统一数据模型,伺服系统的机电特性可同步用于机械仿真,运动控制特性直接接入电气调试,设计阶段即可联合仿真,问题前置发现,虚拟调试成本仅为物理调试的 1/10。

    全流程数据通:从部件级(伺服、电机等)到工厂级,遵循 “同源数据、分层调用” 原则,设备与部件以标准化数字对象存在,打破数据孤岛。某汽车行业案例显示,项目周期缩短40%、综合成本降 20%,机械设计效率提 50%、电气调试时间省 60%。

    胡平强调:“iFA不再是只能够组态工程、设计程序,调试设备的工具,而是作为装备设计的核心平台软件,更是客户数字资产的载体,全流程智能制造的数字枢纽。驭沃( Evolution)全流程工业电气设计软件寓意‘驾驭复杂设计,深耕行业沃土’。”

 

02.中枢升级:运控架构 —— 设备智能化的 “普惠钥匙”,零成本也能做预测维护

    运控 IPMT主任薛斌峰点明行业趋势:“过去十年,汇川推动中国工控设备从自动化向总线化、信息化转型;未来十年,是中国工控融入全球、设备从信息化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的十年。” 同时,他指出传统智能化痛点:额外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增 20% 电气成本,且数据难覆盖元器件级信息,再加缺乏部件与工艺模型,形成数据孤岛。

汇川靠 “三个关键举措” 破局,推动智能化普惠:

    智能部件升级:光、机、电、液、气部件自带状态监测与预测维护功能,减少外部传感器使用,实现精准数据采集。

    融合总线创新:工艺复合总线实现控制链与数据链硬件复用、软件隔离,不影响原有性能且无需新增硬件,支持 32KHz 高频采集与统一数据格式,满足边侧分析需求。

    轻量 APP 平台:可跨硬件部署的APP 平台,基础版零成本实现 “设备 - 单元 - 部件” 三级健康预警,进阶版结合数据分析预测故障,某电子产线借此减少 70% 异常停机。

薛斌峰表示,汇川 “致力于帮助合作伙伴升级下限,突破上限”,让设备智能化从 “高端选项” 变为 “标配能力”。

 

03.动力革命:传动架构 —— 能源流 + 信息流双协同,每度电都用在 “刀刃上”

    传动 IPMT主任章正昌提出核心观点:“传动系统已非简单传力装置,而是能源流与信息流高度协同的智能网络。” 传统传动高耗能、效率低,能源传递每步皆有损耗且难动态调整;故障难预测,难维护。

汇川以 “双流协同” 重构传动核心:

    能源流提效:用 AMC(领先的电机控制算法)、高效电机,简化机械设计(如省齿轮箱),实现驱机一体、轴控一体等集成形态,追求空间极致效率。

    信息流赋能:驱动器实时采集电网、电机等多维度数据,存储计算后传至控制系统,推动传动从“被动执行” 到 “主动决策”;通过数据运营,主动管理传动系统的健康度,实现预测性维护。

实践中,智慧料流系统解决堆料问题,喷漆织机车间单机节能 6%、系统节能 20%,多品种调试时间降 80%。章正昌直言:“未来的传动,要让系统会‘思考’—— 知何时出力、何时省能,何时维护,这是绿色制造的核心。”

 

04.终端进化:机器人架构 —— 从 “机械臂” 到 “智能体”,机器人能 “边看边干”

    机器人IPMT主任陈贵顺点出行业痛点:“当下工业机器人是‘机械臂’,没手没大脑,需专业调试且仅按固定程序执行,导致调试久、停机多。”

汇川靠 “三层闭环” 让机器人变智能:

    小闭环(自身感知):集成陀螺仪、温度传感器等,温度变化时自动补偿精度,控制柜智能调节散热,兼顾稳定与节能。

    大闭环(环境协同):拉通 “手、眼、脚”,周边部件标准化、即插即用,摄像头传环境信息,机器人可 “边看边干”,人靠近时自动降速。

    智能体(决策大脑):量产前测算寿命,生产中监测健康;智能焊接系统借此实现焊缝自动识别、程序生成,告别 “调机 2 小时、焊接 5 分钟”,不良率大降。

    陈贵顺称:“过去十年让机器人亲民易用,未来十年要让它更智能,从‘工具’变‘伙伴’。”

四大架构的核心逻辑:让复杂变简单,高端变普惠

    四大架构形成完整闭环:FA 搭数据底座,运控通数据流转,传动供节能动力,机器人落地执行。汇川依托二十多年工控积累,降低智能化门槛,搭配无线产品、防爆伺服等新品,让中国制造智能化从 “奢侈品” 变为 “通行证”。下一个十年,中国工控将告别 “跟跑者”身份。这场智能制造变革已至,汇川邀行业伙伴共赴征途。

相关链接:满屏硬核,燃爆制造业!一文看懂汇川技术17款“破局利器”